低收益率的环境下, 股市的投资价值越来越明显了
- 2025-07-24 18:18:41
- 321
府库第1040期基金投顾观察原创内容
手上拿着现金,现在选择如何投资理财并不容易
过去几年里,投资者面临的投资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一路走低,甚至跌破1%,长期以来被视为最安全、最简单的投资方式,现在的收益很难让人满意。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的收益也同样缩水,在去年大幅透支未来债券收益的情况下,纯债基金、短债基金年化收益率普遍降到2%左右,一些传统稳健的理财产品也不再具备吸引力。
年轻投资者曾经热衷于余额宝这样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但如今余额宝的收益率也降到了只有1%。据蚂蚁财富2025年4月发布的数据,约有937万名90后和00后投资者,已经开始转而采用货币基金、短债基金和黄金ETF组合(被称为“新三金”)来替代单一的余额宝,以寻求更好的流动性和稍高的收益。这些投资组合虽然在理论上能提供更加均衡的风险收益,但真正能否长期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回报,还充满不确定性。
另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兴起的提前还贷潮。根据《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由于理财收益率持续下降,很多房贷客户发现还贷成本已经高于投资理财的回报,因此越来越多家庭选择提前还贷。这种现象甚至在一些一线城市形成了“提前还贷预约排队”的局面,比如广州的王女士,她选择了一次性提前还款100万元,直接省下了几十万元的利息。
银行的现金类理财产品越来越不吸引人了,这部分钱开始搬家了。根据券商中国和普益标准的数据,仅今年6月份,规模最大的14家银行理财公司,现金类理财产品的规模就减少了5500多亿元。从年初算到现在,这类现金产品的规模已经缩水了大约8000亿元。而把时间拉长一点看,自2023年底到现在,整个现金类理财的规模已经下降了近1.8万亿元。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收益确实太低了。到今年6月份,这类现金管理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普遍只有1.43%左右,比很多短债基金甚至定期理财的收益都还要低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寻找更高回报的诉求越来越明显了。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公司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投资方向,尤其是指数基金(ETF)这些东西变得火热起来了,多家理财公司公开表示会拿出更多的钱直接或间接地去买指数基金,布局更接近股市的资产。另外,有些理财公司甚至开始参加新股的申购,包括港股和A股的IPO基石投资。
现在手里握着现金的人,很多都不再简单地把钱放在现金理财里,而是开始跟着银行理财的动作,把钱往那些收益更可能高一些的地方去转移。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最近银行理财市场里比较明显的趋势。
基于上面的情况下面,咱们再来看看市场的状态。近几年非常受到青睐的是红利类资产,今年的银行股就特别突出,在收益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这些资产的股息率就变成非常吸引人的特征了。而最近整体股票市场也逐步改善,上证指数突破3500点,趋势和市场情绪都不错。
如果股市的投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那未来的行情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前面我整理过文章《上证指数历史第5次突破3500点,之前4次都是怎样的?》,市场超过3500点的时候并不多,一共只有4次,3次时间是比较长的。每一次背后的逻辑都有不同,具体的原因往往在行情结束之后,回过头来去分析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结论。
但当下行情真真实实是突破了3500点,并且比较强势的在3500点之上震荡上行,当场内的投资者逐步达成了共识,“3500点真的站稳了”,行情又会接着往下一个阶段发展。
如果真的在一波大行情的趋势上,别轻易下车,咱们一起坐稳看行情的演绎。
府库投顾观察
- 上一篇:广东的天气平等惩罚每一位男明星
- 下一篇:日常哪些共享行为可能泄露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