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正在飞速成长”

  • 2025-08-17 02:41:48
  • 634

本报记者孙杰

既不是一场普通的机器人展会或博览会,更有别于人类的综合性运动会,作为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生事物”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备受关注。本次赛事将迎来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同台竞技。

“这次运动会从报名热度来讲,远超预期。”组委会市场开发部部长、北奥集团董事长赵东伟介绍,北奥集团在去年12月接到任务后,就投入到紧张筹办过程中。因为是“新生事物”,一开始心里没底,当时设立的目标是只要有超过100支队伍来参赛就算成功。

最终经过各方努力,真正参赛队伍高达280支。比如美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阿联酋、新加坡等国家都有参赛队伍,覆盖五大洲。

此次参赛机器人的品牌共有127个,数量之丰富也令人惊喜,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工、宇树、加速进化等均参与其中。超过500台参赛机器人在“冰丝带”同场竞技。

机器人参赛,工程师团队和技术保障人员随之而来,共计超2000人。赵东伟介绍,整个机器人运动会赛事的注册人员,包括赛队、组委会工作人员、媒体和赞助商等,已超过7000人规模。此前“冰丝带”在冬奥会期间,整个场馆人员规模也只有2500人左右。

据介绍,运动会最火爆的项目足球赛正赛前,已经举办了很多场小组预选赛,目的就是要尽量缓解正赛期间的场馆压力。可即便如此,机器人运动会3天正式赛程期间,各类比赛依然达487场。

“这也能反映出,机器人运动会在促进科技合作和交流方面的功能。”赵东伟表示,机器人背后是科技和产业的支撑。举办这样的运动会,旨在搭建一个体育竞技平台,让各国选手都来充分交流,通过运动会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产业提升。

北京举办此次运动会,既符合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也有助于加快整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进程。据了解,运动会测试赛期间,就吸引了一些投资机构来到现场。正赛期间,承办单位之一北京国资公司将牵头邀请40家国内主流的投资机构前来观赛。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万众瞩目。“青春旋风”席卷机器人运动会赛场,也成为运动会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次参赛的280支赛队里,有192支队伍来自高校、中学。这些与机器人并肩战斗的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甚至初中生,让运动会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创新活力。

作为一支高中生赛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Prototype原型队此次共有8人参加,覆盖高一至高三学生。在8月5日一场3V3的足球训练赛中,赛队曾以7比1大比分战胜北京林业大学队。

尽管最终止步预选赛,队长谭笑表示,这段时间的参赛收获已经很多:能接触一流的技术,能和大学的学长学姐学习交流,还跟来自德国、荷兰等地的国际队伍一起聊天互动……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好耶”战队参加3V3足球赛,是所有赛队里“平均年龄最小”的。战队由5名队员组成,既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

在8月12日的预选赛中,“好耶”战队预选赛取得1平1负的战绩,未能晋级正赛。总结失利原因,团队教练杨健理说,赛队2比0领先时,因机器人故障需人工搬运,但队员体力和经验均不足,导致处理耗时。搬运期间守门员离场,形成空门,被对手连续得分。

在杨健理看来,这批学生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原住民。对他们而言,机器人运动会这种集“人工智能+机器人+体育”于一体的方式,无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以前参加比赛都是单打独斗的单人竞技赛,而这次是一个团队。”当杨健理听到从孩子们口中说出这样的话时,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孩子们正在飞速成长。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傩万象队、京津冀职教改革示范园区智跃创享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I-Kid队……这些充满活力的青春赛队,光听队名,就能让人感受到非同一般的创新活力。

从此次参赛的高校队伍看,在京985高校已实现全覆盖,京外的也覆盖68%。这也符合机器人赛事的特色。机器人赛事背后是科技和智力的比拼,而大学生群体是机器人的重度爱好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