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专利60%在中国 外企高管: 在华投资信心更足了
- 2025-09-13 22:32:42
- 499
昨天(12日),以“数字时代的知识产权”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北京闭幕。两天的议程中,人工智能赋能技术突破以及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是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作为知识产权大国,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60%,是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人工智能赋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不少参会企业实现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创新投入和回报的良性循环。作为参会企业之一,小米集团利用自研的多元材料AI仿真系统,通过模拟不同配方生成合金的强度、韧性等,成功筛选出了兼顾强度、韧性和稳定性的合金材料配方,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过程中一体化大压铸的材料问题。
小米集团法务部副总裁刘振:我们坚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共生,这些专利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创新成果,还为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形成了“AI赋能创新,创新成果助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
我国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在做好国内知识产权工作的同时,我国还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度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
目前,我国已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等多项国际协定,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覆盖84个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实现合作内容提质升级。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支撑中国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更好地“走出去”。
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助推企业国际化发展
此次参与年会的宁德时代,早在10年前,就已经着手完善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围绕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等核心领域,构建自主、完整的技术矩阵。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在全球专利申请超过5万件,其中海外超过2万件。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首席知识产权官孙明岩:我们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等途径,在全球主要市场进行了系统性的知识产权卡位与布局,形成了一个“技术领先、全球保护、自主可控”的立体化格局。这不仅保护了我们的创新成果,更确保了我们在全球市场的业务自由。
多国人士: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值得称赞
在此次知识产权年会上,与会的多国人士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值得称赞,不少外资企业坚定了在华继续加大投资的信心。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大卫·布莱尔:我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也是更大范围内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尤其是围绕国家建立法治。我认为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非常重要。
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利机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高度专业分工实现了审查质量的大幅提升。不仅精准把握时代特征,更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领域的应用实践,包括人工智能专利审查及办公智能化建设,这些举措都已取得显著成效。其专业经验值得各国借鉴。
中国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各国企业在华提供了良好的法治、创新和营商环境。我国坚持对中外企业知识产权一视同仁、同等保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成为国际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目标国。
诺基亚副总裁科莱特·罗恩斯利: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创造,以实现经济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型。我们期待通过专利许可项目与中国客户分享创新成果。支持中国政府构建平衡、透明、有利于创新的监管环境,使所有市场参与者受益。
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作为一个外企,我们感觉到营商环境是逐步逐年都在加强,而且最近也出了很多的政策,对外企在知识产权方面要一视同仁,要平等对待。对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现在进入AI时代。机器人这一块,AI赋能等等,都是高通认为非常好的增长空间,所以我们在这边的投入是会持续加强的。
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创新、市场准入以及健全的法治和知识产权保护。过去五年,我们已经显著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我们未来还会继续这样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生命科学,尤其是生物技术等领域。这包括我们直接投资于创新型中国企业,也包括与外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把他们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引入中国,共享中国市场带来的机会。
总台央视记者王婧:随着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中国已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的参与者逐步成长为规则制定者和引领者。中国坚定维护国际知识产权多边体系,愿与国际各方一道,携手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格局,让外资企业更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让知识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国际社会。
- 上一篇:福建舰
- 下一篇:蒲熠星我不许你演傻子了